来源:鲁南制药集团微信公众号
2025-03-05 09:48:03
每年的3月5日为“学雷锋纪念日”。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,该纪念日由此而来。今天是第62个“学雷锋纪念日”。62年来,雷锋精神深深印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,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符号,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诠释下历久弥新、不断升华,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子奉献社会、成长成才。雷锋精神中的磅礴伟力,值得我们汲取弘扬。鲁南制药集团呼吁广大职工学习雷锋精神,传承榜样力量,要把雷锋精神中的服务人民、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;干一行爱一行、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;锐意进取、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;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,落实到行动上,实现在工作中,争做新时代追“锋”人!
近日,沂蒙晚报刊发标题为《闪耀着雷锋精神的他们,正温暖着这个城市……》赞扬鲁南制药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员工,“他们都是好样的!”现将文章转载如下:
近日,一面鲜红炽热的锦旗送到了鲁南制药集团办公室,引出了一桩温暖寒冬的正能量故事。
锦旗被赠予者人名叫王宁。王宁?鲁南制药叫“王宁”的职工有十多个,是哪个王宁默默做了好事?
经过一番问寻,热心善良的“王宁”终于找到了!这件时隔半年有余的暖心善举也缓缓讲述开来。
2024年7月26日晚6点半,鲁南制药集团厚普公司前处理车间班长王宁跟往常一样下班回家,当行驶到陶然快速路和临西十三路交叉口时,前方路边一个黑影引起了他的注意。过往的车辆纷纷避让,没有一人一车驻足停留。
这是什么?不远处侧翻的摩托车、散落的碎片以及地面的擦痕,让王宁快速辨认出,这是一个因车祸擦伤倒地的人。
当时正值晚高峰,现场车流密集、车速快,受伤者情况危急,浑身是血、意识昏迷。王宁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停好车冲上前去,凭借自己的急救知识对伤者进行了初步救治,并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快速告知救护车驾驶员具体位置。
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,王宁始终陪伴在伤者身边,不断安慰、呼唤伤者,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,经过多次呼唤,王宁成功唤醒伤者,并联系上其家人。当救护车赶到后,他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抬上救护车,随后又配合交警同志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,避免再次发生事故。
这样的好人故事,在鲁南制药集团屡见不鲜。面对落水群众,纵身一跃不惧危险的张欣、用爱照料患病家人的朱振青、同事们身边的“百科全书”田列方……这些都是鲁南制药集团的优秀员工,他们都是好样的!
张欣:挺身而出勇救落水群众
在一次外出踏青过程中,张欣忽然听到不远处的水边传来一个女人急促的呼喊声:“有人会游泳吗?有人会游泳吗?”听罢,张欣立即意识到:有人落水了。迅速跑到事发现场后,张欣发现果然有三个人正在水里挣扎,情况非常危急。在尝试着用一条腿试了试水深后,张欣发现虽然离岸不远,但是湿滑陡峭的水下泥坡,一旦下水后就很难上岸。
于是,张欣尝试一边下水,一边呼喊周边慌乱的人们,手拉手拽在一起,一个一个地拉落水的人,两分钟后,终于将落水的三个人全部拉上了岸。
将三个人救上岸以后,张欣焦急的询问:“都上来了吧?”可有一个人却说道:“水里还有一个。”水里还有一个?此时,水面上已经是一片平静……
不久,消防救援人员到达事发现场,专业人员潜水将最后一个人从水里捞了上来,但让人痛心的是:他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。
事后才了解,当天这四个小伙子和朋友一起结伴春游。其中一人不慎落水后,其他三人贸然下水施救,差点酿成更大的悲剧。
在把落水人员救上来以后,张欣和家人悄然离开了事发现场。第二天上班时,有同事问他,在费县许家崖水库救人的是你吗?并拿出在网上流传的视频给他看。张欣看到视频以后,确认是自己以后,对同事说:“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。”
朱振青:为“孝老不必亲”写下温暖注脚
除了无微不至关怀年迈体弱的父母以外,十多年来,朱振青还细致入微地关怀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,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尊老爱老,带动更多的人多关心、关爱老年人群体,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,感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怀和温暖。
2012年,朱振青组织亲朋小聚时,聊起来关于村里现在还有过年吃不上肉、生病付不起医疗费、考上大学没有钱交学费等问题时,引发了大家的思考。朱振青深知,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基石。村里的老人,都是村庄发展的见证者与贡献者,关爱他们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于是,朱振青和其余十人决定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。帮助对象为:生活困难家庭、孤寡老人等。主要帮扶措施为:重阳节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发放礼品,组织演出丰富老年人生活,每年春节前夕走访困难家庭,给送去米、面、油、肉、现金等过节慰问品等。
朱振青经常走访村里的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,与老人们亲切交谈,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身体状况。无论是老人的衣食住行,还是健康医疗,他都放在心上,积极协调解决各种问题。每年的大年初二是基金会募捐的日子,每到这天,村里爱心人士都踊跃捐款,上到90多岁的老人,下到5岁的孩童,都积极参与,朱振青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,成为了村民们学习的榜样。
田列方:用实际行动传承工匠精神
25年,他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辛勤的汗水,默默践行着一名技术工人不悔的人生追求。从一名青涩的学生到现在的高级技师,从“山东省医药行业首席技师”,再到“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,无不记录着他的成长与蜕变。除了这些,他还被同事们称为身边的“百科全书”,在日常工作中,涉及办公软件使用、文件制作、法规指南、药典条例,甚至家人朋友遇到的用药问题,他都能答疑解惑。他,就是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15车间工艺员田列方。
技术攻关,他冲锋在前。在做中试期间,田列方和同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,实现机器不休息连轴转,共完成了约300批次的中试,为后来的产业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文件编制,他严谨细致。现从事于文件编制工作的田列方,保留了实验中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,文件资料审理一遍又一遍,对于专家可能问到的问题也是不停地模拟、演练,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。技术传承,他口传身授。从事药物制剂工作多年的田列方深知:独木不成林,只有将技术传承下去,才能让公司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。他通过公司“金蓝领”孵化基地开展授课,将多年来的生产和迎检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,现已有70多名学员顺利毕业,拿到了技师资格证书。
“这一桩桩的好人好事,是其个人的高尚品德和职业素养展现,也是鲁南制药集团所秉持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彰显。”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张贵民表示。长久以来,鲁南制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参与公益救助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造福社会,创造美好生活”的经营宗旨,呼吁倡导广大员工“做好人 做好药”,将雷锋精神深深印刻在每个人心中。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s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合作伙伴。